土地調查
土地調查是全面查清土地資源和利用狀況,掌握真實準確的土地基礎數據,為科學規劃、合理利用、有效保護土地資源,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,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提供依據,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。
土地調查包括下列內容:
(一)土地利用現狀及變化情況,包括地類、位置、面積、分布等狀況;
(二)土地權屬及變化情況,包括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狀況;
(三)土地條件,包括土地的自然條件、社會經濟條件等狀況。
進行土地利用現狀及變化情況調查時,應當重點調查基本農田現狀及變化情況,包括基本農田的數量、分布和保護狀況。
調查方式一般可分為:
①土地普查。在全國或較大范圍內進行全面調查,查明在某一時點或一瞬間的土地數量、質量及其利用狀況。
②土地重點調查。一種非全面性調查,即在擬調查單位中選擇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重點單位進行調查。
③土地抽樣調查。按隨機原則在用地單位總體中選取一部分單位為樣本進行調查。
④土地典型調查。在擬調查單位中選擇若干典型單位進行深入的、系統的調查。通過土地調查可以從整體上認識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與發展趨勢。